项目简介:Scrum团队成员——汪瀛寰(产品负责人)、蒋贻顺(Scrum Master)、黄蒙蒙(开发)、Abdulkawi Al-Shamiri (中文名:亚曼)(开发) 。
二、报告详细内容和相关附件:
附件一: 基于半监督的文本分类方法.pdf
附件二: 基于半监督的文本分类方法-每节带小分支.pdf
附件三: 基于半监督学习的文本分类方法算法比较表.xls
附件四: 基于半监督的文本分类方法对比分析报告.docx
Scrum框架下的项目计划
一、Scrum团队成员
姓名 | 职责 |
汪瀛寰 | 产品负责人、开发 |
蒋贻顺 | Scrum Master、开发 |
黄蒙蒙、亚曼(Abdulkawi Al-Shamiri) | 开发 |
二、产品待办列表
序号 | 问题 | 重要程度 |
1 | 分配网站账号、共享文献 | 2 |
2 | 查文献、更新文献列表 | 2 |
3 | 阅读文献、做好笔记 | 2 |
4 | 分类、总结给出调研框架图 | 3 |
5 | 针对每个分类,对比分析各种方法 | 3 |
6 | 完成每个分类里的部分调研文档 | 2 |
7 | 整合各部分文档,完成调研报告 | 1 |
三、进度安排
Sprint 1:(3月19日—4月1日)
待办列表:产品待办列表1-4
1: 3月19日
2—3:3月20日—3月30日
4: 3月31日—4月1日
Sprint 2:(4月2日—4月15日)
待办列表:产品待办列表5—7
5: 4月2日—4月10日
6: 4月11日—4月13日
7: 4月14日—4月15日
四、Scrum计划会议
时间定在每个Sprint回顾会议之后,时间:4月1日,地点:翡翠科教楼A座5楼。
五、每两日Scrum 站会
2天一次,每次9分钟,晚上翡翠科教楼A座5楼。进行Scrum团队成员进度汇报和计划安排。
六、Sprint 评审会议
每个Sprint快结束的时候举行,Sprint 1:3月31日;Sprint 2:4月14日。地点与Scrum站会地点相同。
七、Sprint 回顾会议
整个项目过程举行一次,在Sprint 1 结束和Sprint 2 开始之前,时间:4月1日,地点:翡翠科教楼A座5楼。
整个项目完成过程的总结和反思:
总结:从未听过敏捷开发这一概念到对SCRUM框架有了大致的了解,在本课程的学习中,我们有所收获:
(1)对Scrum框架有了大致的了解,并尝试以Scrum框架来开发我们的项目;
(2)团队成员有各自的分工安排,对自己所负责分类的的研究现状有大致的了解,为自己未来实验的改进提供了一些思路;
(3)在项目实施期间,团队成员可以相互分享一些工具,如思维导图;该课程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前辈们的工作经验分享。
但是通过这次的尝试,我们也有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1)在设计Sprint事件时,并未充分考虑到Scrum框架中迭代增量交付的特点:我们的Sprint1事件完成较为合格,提交了框架图;但是在Sprint2事件期间,我们并没有做到迭代式更新,团队成员独立完成各自类别的调研和分析,但大家的交互信息较少。我们最初应该设计三个Sprint事件,并在Sprint2事件结束时给出第一次整合的结果,在Sprint3期间进行迭代更新,提交最终的整合版本。
(2)做事的积极性以及目标的设定。我们小组所做的调研工作的范围较小,所以我们应该调研的东西更完备一些。但是最初我们没有明确需要调研的文献篇数,导致在查找和阅读文献方面有些懈怠。所以,我们认为最初的目标应该要设置稍高一点点,这样也给我们一些敦促力。
(3)项目分成三个子任务,交给三个人完成,三个人的工作有部分重叠,由于过程中缺乏沟通,没有很好地解决相关问题,造成组成员对相关问题的迷惑。例如,我们组最初依据计算机学报的一篇综述,确定了任务分工,但工作一段时间后,察觉改综述中的分类方法值得商榷,半监督学习方法,主要有几个典型的思想,比如协同训练和自训练,论文列举的半监督学习方法多是普通机器学习算法结合半监督方法的变种,造成思想上的迷惑,耽误了大部分时间,造成了工作的延误。
(4)项目投入时间不足,导致问题的发现时间比较靠后,想重头再来,发现已经没有时间了。
Sprint2评审会议
Sprint2期间直至4月13日,团队成员都在各自完成自己分类工作,包括算法对比分析和文档总结。今天对大家的工作进行了整合汇总,发现汇总后还是有一些需要整理的工作。预备明天课堂上再稍作修改。
反思:Sprint2事件执行期间,团队成员间的交互信息较少,预留的汇总时间较少,导致最终的整合工作时间较为紧张。
Sprint1回顾会议、Sprint2计划会议 (2018.4.1 翡翠科教楼5楼 本次回顾会议和计划会议一起进行)
回顾会议:
1. 产品负责人对Sprint1的过程完成情况进行了介绍和总结,Scrum Master对每个待办列表完成过程中的督促工作进行了汇报,指出了优点和不足。优点:文献更新和总结工作做得比较好,不足:应加大文献阅读量和加快进度。
2. 前期工作设计出综述报告框架图,并且团队成员按三种分类明确分工,各司其职,阅读并做笔记,这部分工作是值得肯定的。
计划会议:
1. 继续按照Sprint2的计划按部就班的进行,每个成员按各自所分类别查找相关文献, 并且及时在公共网页更新文献避免重复。
2. 每个成员要加快进度和认真对每个分类中的算法进行对比、分析和总结。
3. 每个人所用的参考文献格式要统一,一致采用谷歌学术的GB/T 7714格式。
Sprint1的评审会议
1.已完成待办列表中的前四项:对基于半监督的方法分为三个类别,并设计出框架图;团队成员分别寻找不同类别的方法,阅读并做笔记,基本按计划完成。
2.在Sprint1期间做的较好的工作在于将方法分类,每个成员按各自所分类别查找相关文献,避免了查找重复的问题。
基于半监督的文本分类方法框架 http://www.sxqcajl.com/thread-3213-1-1.html